第十六章 两派的分化-《狂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被封为太师。

    九叔常广王高湛。

    被封为大司马,兼三军节度使,同处帝国中书,守护着高氏家族至高无上的权利。

    然而堡垒总是先从内部攻破。

    最后偏偏就是在这个看似坚如磐石的权利中枢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辅佐幼弟高寅的,并非只有高演和高湛两个人。

    高洋临终前,特别托孤交代。

    “寡人将死,其言也哀,太子年幼,寡人令杨铵,侍郎颜子现,黄门侍郎郑仪,共同辅佐于政。”

    主事的人多了。

    之间的交集也就多了,矛盾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杨铵是高洋的亲信,重臣,在高洋精神不正常之后,多亏有杨铵。“总设机横,摆渡修饰。”帝国的各个机关,和各项政务,才得以勉强维持和运转。

    杨铵是个知恩图报的人,“有一餐知慧者必重报之。”意思就是,谁请他吃过一顿饭,他两顿的还你。

    杨铵的报答,也不是违规升迁,安排工程之类的幕后交易,

    而是以诚相待,民商往来。

    打下的群众基础很好,有着极强的感召力。

    杨铵对于高洋的知遇之恩,也是心存感激的。

    高洋疯癫之后,虽几次酒后胡闹,戏耍与他,还让他差点见了阎王爷爷。

    尽管高洋怎么对他,杨铵始没有生出二心。

    高洋死后,群臣长出了一口气,发丧时都在假装嚎哭,表面实则暗自庆幸。

    只有杨铵。“声泪俱下,呜咽不止。”

    现在高寅当上了皇帝。

    杨铵更会尽心维护,以报先帝之恩。

    他不允许任何人抢夺主子的风头,包括高家的实权派。

    高演。

    高湛。

    两兄弟。

    北齐帝国的权利顶端,也并非只有高寅一人所具。

    还有两位位极人臣的权利顶端掌握者,母亲和奶奶,皇太后李祖娥,太皇太后娄昭君。

    三人中,娄太后倾向于自己的儿子。

    娄昭君则和高洋一样,并不喜欢这个孙子,她很中意儿子高演,并用尽一切办法,想让孙子让出身后的那尊龙椅,给高演来坐。

    北齐帝国的势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    北齐的高层很快就分裂为两派。

    在上。

    是高寅母子,和娄老太后。

    在下。

    是高演兄弟,和宰相杨铵。

    、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