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 帝国的轮回-《狂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然是下策,却是说道高湛心坎里的上策。

    可是没过多久,一条少主遇害的消息传播而来,高湛想挟天子令诸侯的心,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。

    和亲二年。

    公元563年。

    已经做了两年皇帝的高湛,生气的用马鞭狠抽着高元海,边打边回忆这段如渊的往事。

    “当年你劝我起兵背反皇兄,乃不仁不义之举,猪狗不如啊。”

    有些人在人群中咋咋乎乎,一副任谁也不怕的样子,却绝无独行侠的胆识和气魄。

    高湛这个人虽然行事鲁莽。

    却内心性却,天生胆小,这也是那些喜欢咋呼的人的通病。

    真正的狠角色,那从来都是“社会我康哥,人狠拳头硬。”做事绝不拖泥带水,遇事三拳直接撂倒。

    高演设鸿门宴,抓捕颜子献,杨铵集团军时。

    高湛作为帮凶,表现的十分积极,也非常勇猛。

    那是因为有高演做为主心骨和坚强的后盾,要是他自己也未必敢那样做。

    所以尽管高元海的话很受用。

    也符合他一直以来的心思,但要真的实施起来,又不免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心痒难耐又拿不定注意,最后高湛效仿三哥高洋,找来了玄士郑道谦,占卜吉凶。

    结果卦象显示“不宜举事,竟择吉。”建议高湛老老实实的待着,静观其变,静候佳音。

    突破上司的契机,在于是否了解他的爱好或需求,并不失时机的给予迎合,以实其心情愉快,心满意足。

    高湛喜欢占卜。

    自然也就有人趁机附会,正当高湛举棋不定的时候,林虑县【今河南省林州市】的县令潘子立却忽然求见,说。

    “小臣昨晚夜观天象,发现星宿变化,皇帝很快就会驾崩,殿下乃当为天下之主。”

    高湛是差点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激动加躁动,随将潘子立扣在内廷,让时间来检验他的预言是否精准,不准的话就要了他的小命。

    如此的做法,自然也期盼潘子立所说属实,希望他不要拿性命开玩笑。

    高湛又四处收集巫师占卜,得出的结论竟然和潘子立惊人的相似“不需举兵,自有大庆。”

    估计这帮占卜算卦的都是拜的一个祖师爷,学的都是同一套理论。

    既然天意如此,高湛也就放下了那颗浮躁不安的心,接受皇兄高演的诏令,派出了数百骑兵,随平亲王高归彦一道送济南王去了晋阳。

    那么之后的事情就大可不必脑补画面了,高寅只有一个字“死”

    一个人过分的期待某件事,就会过分的小心,并激动的等待。

    而当这份期待历久之后。忽然变成事实,他反会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平静。

    所以当皇兄高演的死讯传来,当赵郡王高睿派来的使者,黄门侍郎王松年快马加鞭赶到邺城,宣读完高演下诏他去晋阳即大统的诏书之后。

    内心早已翻江倒海的高湛,并未一蹦三尺高,就像当年高洋听到哥哥高澄的死讯一样,表现的异常的冷静。

    他要验证一下这个消息的准确性,别是其中有炸。

    这种掉脑袋的事可来不及半点的马虎啊。

    验证的方法很直接,高湛派出自己最亲信的人为密探,以最快的速度先期赶赴晋阳,然后去停放高演灵柩的地方设法适之,就是打开棺材看看里面躺的人,是否是高演本人。

    密探很快就回信了。

    “没错,看的真真的,就是高演本人”

    这时正好平亲王高归彦从晋阳赶来迎接新皇帝,高湛这才狂喜放歌,即刻召集人马奔赴晋阳上任。

    到了晋阳高湛又起疑心,怕有人图谋不轨对他不利,于是先派河南王高孝义带兵进宫。

    把皇城内的侍卫全都换掉,这才大摇大摆的进宫登基,做他的皇帝去了。

    高演归西,高湛接管了帝国的大旗,过程似乎和多年前三哥高演一样。

    虽然高湛提心吊胆,诚惶诚恐。

    结果却异常的顺利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