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篡位的纠结-《狂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毕竟这是改朝换代的大事,现在东魏还没有亡,在名义上和元善见还是君上臣下之关系。

    篡位不仅要承受国内外舆论的压力,还要防止突发性事件。

    父亲和大哥的前车之鉴,高洋不得不慎重考虑。

    父亲高欢生前早就有过晋位为帝的最佳时机,只是被群臣强行的打压,致死都没有能实现这个愿望。

    高澄急于求成,结果功亏一篑,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,一场小小的预谋,让这一切。

    “樯橹灰飞烟灭”

    万分纠结的高洋,找到了母亲,整个高氏家族就属母亲最有主意,也最为传奇,兴许在她那里能得到正确的答案。

    来到母亲的府中,跪在地上,说。

    “娘,恕儿臣不孝,吾以废帝自立也。”

    没想高洋话音还没落,母亲接着来了个打断施法,信心满满的高洋碰了一鼻子灰。

    娄昭君,惊诧莫名,豪不情愿的说。

    “如君如父,你乃东魏国之重臣,便要终生尽责也,何以践行尧舜之礼”意思是,皇帝如同天下人的父亲一样,人臣应替皇帝分忧,废君自立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可不敢有。

    母亲的惊讶和讽刺,刺激着高洋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,让他羞愧的无地自容,心情沮丧到了极点,直犯嘀咕。

    “你是我娘,还是他娘,为何灭自家人的威风,助长那皇帝小儿的志气,我坐上大魏的天下,封您为皇太后,母仪天下不好吗?”

    回到住处,一个人呆坐了半晌,手里不自觉的握着佩剑,越想越上头,上前举剑劈断了元善见的绘相。

    之后他找来委任为心腹的许之才,将母亲的话,原封不动的向他复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许之才受宠若惊,激动之余,口无遮拦,竟说出一段极附诡辩色彩的话。

    “齐王不必生气,正是因为娄娘娘感觉您不如你的父兄,所以齐王才更应早升尊位,这乃是佳兆。”

    高洋不敢一意孤行,决定铸金人,以试结果,成了就干,不成就算,因为铸金人代表的正是权威的象征。

    “之才,明日让工匠师铸金人,测天命也。”

    次日,高洋焦急万分的等待着结果,没曾想金人竟一下子就铸成了,那一颗被乌云笼罩的心,又瞬时变得清澈明朗起来。

    铸金人算是一项检验,你铸造的好,鼻子,眼,和你本人很像,这就是上天承意,如果铸的不好,还是金疙瘩一块,没个人模样,那就是天意难为,趁早打消篡位的念头。

    这次铸金人成功,高洋内心无比的激动和喜悦。

    不过这次高洋表现的很沉稳,在天助我也的感召下,他依旧做了一些机制性的工作。

    高洋先是派开府仪同三司,司马子如,去征求一下渝州刺史胡立军的意见,以其得到近一步的肯定。

    “胡刺史,当今东魏局势动荡,元善见不顾朝纲,齐王顺天意,得民心,即天子之福。

    胡立军是高欢时代的老将军,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,戎马一生,为大魏建立万世功勋,在帝国有着极高的威望。

    曾一仗打的高句丽分为两个国家,10年躲在箕子朝鲜不敢迈出一步。

    他说出的话是有分量的。

    高洋一颗火热期盼的心瞬间被泼了一盆凉水,顺着脑袋往下流。

    胡立军大摇其头,坚决反对高洋逼宫,说下一番义正言辞的话。

    “老臣虽已不惑,手中的这杆长矛,却是为帝国而生,臣祖上世受大魏之国恩,不敢有辜圣命,齐王若敢称帝邪,老臣拼上贱命,也要为国剿贼,不图那荣华富贵,只为荣誉而战死。”

    得知注意是宋许二人出的,胡立军当场雷霆震怒,要求斩首宋许二人泄愤,杀鸡给猴看,说。

    “宋许二贼,贪图荣华富贵,利诱齐王称帝,罪可当诛,不可恕也”

    碰了钉子,高洋并不甘心,决定再努力一下,就像当年夺权一样。

    他将在晋阳的一些重量级人物集合起来,语重心长的和他们交流想法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

    “当今天下烽烟并起,元善见心有余而力不足,若我登上皇位,你们支持之恩,我高洋必将重谢。”

    然后高洋和众人相约一起去说服母亲。

    再次来到母亲的面前,这一次娄昭君很愤怒,并将怒气全发泄在高德政的身上,颤着声对众人怒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