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晏旭放下茶盏,微笑着就自然这个话题,继续问道:“依照道法的讲究,若朝廷无为而治了,百姓自然强大壮实。” “那外敌自然也不敢随意入侵。百姓再因此感激朝廷,自然愿意捐资出银,那国朝自然丰盈充足,国力也自然强盛。” 晏旭这话,就是在借道观的存在法则,引申到朝廷治理的方面。 “可道长应该也明白:利之一字,难有甘愿捐助者。国朝庞大,所耗颇多,若不征取,只怕人人都会捂紧自己的口袋。” “若征取,岂不亦是在为为也?何况,从来不是你不欺负人、人就不欺负你的。” “道法并未普及天下,崇道者,在我大景朝亦不占全全之数。” “照道长看来,大景朝四面楚歌,当如何破解?” 晏旭说话不太客气,且并没有避讳不得议论朝廷的忌讳。 他是想先说服、或者说,先攻破长空的心防,再提让长空帮忙一事。 他这也是告诉长空:别想着糊弄我。 所以用出的招数:以实击虚。 长空却不想和他讨论这个。 在他说完后,长空面上的笑容更加慈悲,但手中的拂尘,有了一丝丝颤动。 晏旭就知道:自己成功了一半。 因为道法,始终是理想中的状态,是道家想要达成的一个目标。 现实……却离之甚远。 “呵呵呵,” 长空动了动拂尘,慈悲笑着出声:“晏善信所言,倒不似所作书文那般圆润自然。” “你用现实的真实,来打击我道家向往的理想和追求,这可不够厚道。” “不如晏善信就直接说说:你来请见贫道、所为何事?” 长空反驳不了存在的真实,就只能避开这个话题,自己先问起晏旭的来意来。 虽然长空心下已有了些不悦。 因为他就是觉得:晏旭这么做不仅不够厚道,还让他打不了太极,逼得他也“接了地气”。 这让他很不习惯。 倒不是说:没有人像晏旭这样问过。 很多很多人、都想知道:为与不为的具体概念。 长空一般就会趁机、将道法所要追求的理想世界、描述给询问者们去听。 让他们坚信:目前的一切,只是在过渡。 这期间的为,就是在为着以后的不为做准备。 是让他们在各种为之后、体会到艰辛与不易,才会理解和做到不为。 通常长空这么做之后,就没人会再多问出什么。 没有人像晏旭这样:甩掉所有的空泛、直直一针戳过来的。 也没人像晏旭这样,不听他长空说什么,只管戳戳戳,戳到他心里很清楚:他给晏旭画不了那样的大饼。 那就直说来意吧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