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云义没有兵权在手、人还被关着。 晏旭也只是个举人。 咋的,这就引起朝廷上下大恐慌了? 胸怀、胸怀,帝王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。 赵鸿建被提醒到,这个时候终于反应过来:自己的胸怀小了。 可他深知自己已没法反悔。 朝廷上,最忌讳的就是墙头草,他得保住自己的形象。 “父皇,儿臣的一举一动、都有向您禀报。且儿臣在出宫建府后,就已与当初的武将玩伴们割裂,这您是知道的。” 赵鸿建硬着头皮为自己辩解。 这也是他给自己找了个缓坡。 可以等晏旭考中进士之后,再割裂嘛。 老皇帝靠进椅背,两指支额,双腿前出,闭上了眼睛。 徐徐出声道:“都把晏旭在考前那段话、多背诵几遍吧。” 柳如晦的提议,就这样被当成个屁放了。 被熏到的,只有太子和建王。 赵鸿建意识到这一点,立刻便又转移了话题,极力拯救自己的失误。 “父皇,儿臣代云义侄儿请求:请父皇允许宁静郡主、择婚自主。” 老皇帝支着额角的两指、就是一滑。 脑袋差点儿都磕到扶手上去。 他睁眼坐起,有点儿不敢置信地、看向这个自家的三儿子。 恨不能掏掏耳朵、怀疑是不是自己耳鸣听错了声音。 内心咆哮:“这个老三到底懂不懂自己这么做的用意?!” 除了拿赵北晴的婚事、对有些人做出试探外。 老皇帝还想将赵北晴嫁给禁军统领的儿子。 那即便是他突然驾崩,禁军统领也能保证他这个三儿子、顺利登基。 但可笑啊,好可笑。 他最看好的这个三儿子啊,目光太短浅了。 “退朝!” 老皇帝连一个字、都不想再跟赵鸿建说下去了,直接就起身,走去了侧殿。 赵鸿建一头雾水地回去了建王府。 后来,有幕僚跟他分析:“陛下应该留着宁静郡主的婚事、想要为您拉得某种助力。” 赵鸿建这才反应过来。 可惜,追悔莫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