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这么一句。 如果彼此看不惯,那该避免撞见、就少往出走动。 如果彼此间不熟悉、又不想巴结,听过也同样记得少出去。 等对方走了,自己等人再离开。 如果对方实在位高权重,那不管怎么样、都得过去打个招呼、敬个酒,最后再帮对方把帐结了。 无论心里对这位讨厌还是喜欢。 乔涟溧看到曾文海,就在走廊里站了会儿。 见那个包间没有别的客人再进去,在算到人家坐稳当了之后,他就过去了。 没有先回自己的包间。 因为曾文海所在的那个包间门外、并没有站人把守。 这就说明:曾文海来此只是吃顿便饭。 并不私密、也不是和人商谈要事。 这种情况下,就不适宜太多人过去搅扰。 同理,乔涟溧也没有拉住店伙计打听,不然会显得他很没有眼力见儿。 他走过去,轻敲了两下门。 待听到里面喊进来,他才将门推开一半。 一是亮出自己,二是看看包间里的情况。 如果发现有什么、不合适自己出现的地方,好及时方便地、就这样行个礼告退。 意思到了就行。 门半开,乔涟溧就见里面、坐着三位大人物。 曾文海、丰博颂和梁学毅。 三人的样子看起来很随意,那就不是在商谈要事。 但似乎也没有他参与进去的地步,乔涟溧便小迈一步、跨过门槛,拱手一一见礼。 “见过曾大学士、丰大学士、梁大人。” 梁学毅起身,还了乔涟溧一礼。 乔涟溧如今是正二品礼部尚书,梁学毅是从三品官职。 曾文海的地位就不用说了。 丰博颂是从二品,虽然看起来比乔涟溧低一级,但人家是大学士。 但凡顶着这三个字的,地位都很超然。 何况昭文馆大学士,位同丞相。 所以这二人没有起身,就坐着朝他回拱了下手。 乔涟溧打完招呼,就准备告辞。 “下官已多饮了几杯,就不打扰您三位大人闲谈雅兴了,这就告辞,您三位慢饮。” 这意思是说:我已经喝多了,不能再陪你们喝了。也怕喝多了说错话。 这时候,如果对方有意留他,就会喊住他。 如果无意,他就可以走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