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戚舒听到晏旭说什么尽力,就觉得晏旭的想法、简直太过可笑、又太不切实际。 “尽你所力?你不知道你的能力有多弱小吗?” “我为你助力,不是能更快如你所愿?!” 戚舒依旧不依不饶。 她觉得一路考举、再中进士、再入朝为小官儿,可不是条什么好走的路,且太浪费时间。 何况她也不认为:晏旭就能科考顺利。 晏旭揉眉。 语气稍重了一些,道:“你的助力是让我跑快。而我只想站稳,稳稳地走好每一步,我这么说,你能听懂了吗?” “迂腐!” 戚舒嘟起了小圆嘴。 不过眼见晏旭生了气,她遂眼珠一转,扯开话题。 “最近城中最大的酒楼内、贴出了一篇文章。听说是因为写得极好,引发了无数书子们热议不断。我恰好背得,你要不要听一听?” 她对晏旭是真的关切倍至。 知道晏旭最关心书学,在听说那篇文章因为优秀、引起热议之后,就专门找来背诵完整。 希望能帮到晏旭。 “你说说看?” 晏旭的确对这个感兴趣,也更想转移一个话题,就出声询问。 好的文章,总是会引发争论,这样才能达到多面见解、而有助于学识上的增长。 晏旭不介意多多学习。 戚舒见晏旭想听,就双手一背,摇头晃脑,开口背诵。 “不为也为、为也不为,和合二者,循根基可也。” “立苗以树人、树心、树品,立时为为之、树时顺其而然也,乃不为……” 晏旭一按桌面,起身。 这分明是他的文,是他参加乡试时、最后一日的策论文! “源根论”! 不是说原卷在入卷箱前就被毁了吗? 不是说原卷早已找不到了吗? 如何会突然出现在京城?! 难道是……? 晏旭突然想到:自己在乡试结束后,有将此文重新墨录一遍,准备投文给蜀青书院院长沈昌。 之后,沈昌没有找到,此文也被郭醒批评,他就顺手将之搁进了书箱。 再到考生们想去衙门讨要说法之时,他翻了书箱却没有找到。 难道就是在那个时候,有人悄悄拿走了他的这篇文章、悄悄给藏了起来? 却又为何出现在京城?! 晏旭起身的动作,吓了戚舒一跳,背诵被打断。 “继续背吧。” 晏旭平静地示意她继续。 戚舒这才拍了拍、引发一连串颤颤微微的胸口,再接着背了下去。 晏旭按捺住翻涌的心绪,平平静静听了个完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