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章:十里长亭、各奔东西-《全家被流放,我八岁科举翻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
    晏旭回望戚浩,轻浅而有力的出声。

    这是叮嘱,也是不舍。

    是期许,也是展望。

    愿你们,戎马战凯后平安归来。

    三日后。

    十里长亭外。

    一队少年儿郎们,相视笑泪、握杯难言。

    “做好你们想做的吧。”

    晏旭打破了这欢乐而又悲伤的气氛。

    他拿出厚厚一撂银票,分成相应的份数,再一份份、交给即将各赴东南西北、边关战线的兄弟们。

    “别光一路撒丫子狂奔,带上这些,沿路收购粮草、被褥、袄衣那些。”

    “别乱花啊,要留着发晌银的。”

    朝廷除了不克扣权贵们的福利,什么都扣,尤其是军饷。

    也因着那位不喜将士们军功太甚,兵部还连他们的兵器都扣。

    扣得数量不足且不说、还粗制滥造。

    兄弟们什么也没说,也没推辞拒绝。

    红着眼眶接下来,抹把眼睛轻捶晏旭。

    反叮咛:“你自己也要好好的,记得我们,别忘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忘记。”

    晏旭轻笑,轻轻回锤他们。

    再悄悄对几个人耳语:“别忘了收废旧铁器。”

    该收的,都收上。

    有些东西明目张胆,有些东西、悄悄儿点的。

    几人怔愣一下,随后立刻用力点头。

    理解晏旭的意思:靠谁都不如靠自己。

    “有需要,记得联络。”

    晏旭最后再说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兄弟们抹着眼睛,笑着点头。

    端起酒杯,碰在一处。

    “兄弟们,来日再见!!”

    一饮而尽,掷杯跃马,扬尘处处,各奔东西。

    若有命,他日总有再见之机。

    若无命……魂兮归来、来世再见!

    欢乐仿佛还留在耳畔,转眼,人已如鹤,不知归期。

    赵云义靠去亭柱上,仰首望天,止不住泪流。

    太急了、太急了,急得他措手不及,就转瞬只剩茫然悲伤。

    怪道人生最难:生离死别。

    他忽然之间就别了亲人,又忽然之间就别了兄弟。

    究竟他接下来的人生中、还要面对多少次这样的离别?

    “就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吗?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