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晏旭的心头,也有熊熊怒火腾腾燃起,烧得他肺部又是刺痒难受。 根据卫三他们陆续提供的消息,戚大将军当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后退一步的打算。 战事一开启,便是死战不退! 可在坚持半个月、付出惨重代价之后,守住了城池,没能守住人心。 有人趁着城内兵力不足、后防空虚、兵疲将惫之际,打开了后城门,只顾自己出逃。 却被敌人趁隙而入,城池被攻破。 戚大将军还是在残余将士们的拼力保护下,杀出的重围。 可后面的四座城池,非但没有为着他们打开城门,任由他们躲藏野地。 更是在敌人攻至时,守城官员不是弃城而逃,就是大开城门! 戚桓翼大将军,为什么没有被第一时间押回来问罪? 就是他翻山越岭,赶到第六座城池,赶在敌人攻来之前,宰了那名也想弃城而逃的知府,率领着城中将士与百姓,死守之故! 战事这才进入有机会谈判阶段。 而负责去谈判的二皇子赵建安,在一赶到第六座城池之时,就将戚桓翼扣押,向敌方表示了谈和的诚意。 现在,谈和结束,戚桓翼也即将被押解而回! 这时候,也根本不会有、不敢有任何朝臣敢为戚桓翼出面说情。 因为心下都无比清楚:皇帝就是要让戚桓翼背罪。 谁挡,谁与戚桓翼同样下场。 晏旭一肘撑去扶手上,两指顶住眉心,闭目急思。 其实从他初次入京后听说东北防线战事失利,就从卫三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,之后,也让赵云义安排人继续打听。 那时,他就意识到戚桓翼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。 毕竟这是近百年来的惯例操作。 为什么原本的安西都护府整片领土被失去? 为什么一块接着一块的领土会成为敌土? 都让这后续的一代又一代帝王,将之变成了一种习惯、一种惯例、一种…… 甚至如果类此次的失土并不严重,还会反而庆幸:呀,这次只损失了三座城池,还好还好,不错不错。 然后庆幸着,严惩带兵统领,再心安理得的继续享受荣华富贵。 嗯,不是帝王无用,而是武将无能。是他们,辜负了朕的信任、辜负了百姓们的期望、辜负了天下臣民。 晏旭的脑中,都能想像出帝位再一次获得平安后老皇帝心下的喟叹和满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