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章梅殷的想法-《大明公务员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更不要耗费兵力投放在这里,毕竟这里距离北京太远了。大军后勤难以维持。新军在这里作战有很多问题,就好像宁夏之战,一战下去,打空了军中大半火药储备。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后勤空缺,在十天半个月之内,军中火药储存量在警戒线之下。
    在这里打仗,恐怕比宁夏打仗的问题更严重。
    何夕决定就是在建立行省之后,这块区域的作战,主要是当地军队为主。只要不大崩溃,影响关中作战就行了。但是也要担心藩镇化。
    何夕就想到了梅殷。
    梅殷到底与其他人不一样。倒不是说何夕信任梅殷。觉得梅殷不会揽权。而是何夕知道梅殷作为朱元璋的驸马,志向远大,决计不仅仅是想要区区一个藩镇,他是想要在中枢有一个位置。
    将来用中枢的位置来换梅殷在这里的权威,梅殷决计会高高兴兴地上任,甚至自己亲自将想要藩镇化的地方势力清理干净。
    虽然这种清理,并非杀戮,很有可能安排在其他方面当官。决计不会因为这里的事情,反而牵连到自己在京师的前程。
    其实唐代节度使也是这样的。
    出将入相,想在中枢有大权,自然要站在朝廷的角度自己来处理自己的班底,有影响力,但不可能出现藩镇。奈何李林甫绝了边将出将入相之途,再加上重用胡将,少用汉将,最后演变成安史之乱。
    这固然不是全部的原因,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    只要翻开历史,很多事情都足以借鉴。
    再加上梅殷在当地时间很长,这片地方的影响力很大,梅殷本人也文武双全,何夕也不指望他能够带领大军,破大散关入关中,或者南下汉中,蜀中,只要维系当地统治不崩盘。
    少向朝廷要钱就足够了。
    毕竟,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。
    一开战,各方面都要钱,之前的国债都花得差不多了。
    只是何夕的心思是何夕的心思。梅殷却未必是这个想法。
    梅殷想法很多,总体上来说,他有两点担心,第一,那就是他担心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,他很清楚在南北之战中,有很多勋贵冒头,这些人会如当初的开国功臣一样,奠定了今后几十年,甚至更长时间的政治格局。他不想失去这个机
    会。..
    第二,梅殷在朝廷之中没有是盟友。他很担心,他即便在这里建功立业,在京师也不会有人知道。
    朝中有人好做官,反之也是一样的。朝中没有人做外官是非常被动的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