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章 变局-《大唐第一主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并且擅自动兵惊掠城池、冲撞官府,有兵谏谋反之嫌!”

    “......如果李浑瑊当真是在诈死,那老夫就是死罪!”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“老夫也是死过一次之后,方才知晓。”

    李浑瑊断断续续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,老夫看他崔晔平常很是道貌岸然,也颇为精明能干。”

    “不料,却是这样的一个卑劣小人!”

    “李长史,且先不要妄加品评,只说事实。”

    张九龄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。

    “据我所知,在李长史卧病之时,并州大都督府的法曹参军建安王武攸宜,一直都在和崔晔一起,主理并州大都督府的各项军政要务。”

    “在此期间,他还娶了崔晔的女儿为妻。”

    “李长史,难道崔晔的一切所做所为,建安王武攸宜都能不知晓吗?”

    “我的确是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建安王武攸宜答道。

    “我只是一个法曹参军,有自己的责职所在。”

    “在我职权之外的事情,崔晔大可不必告诉我,我也不敢僭越打听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娶他的女儿,则完全是我的私事。两情相悦而已,与公事无关!”

    张九龄微然一笑,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么建安王,你总该是稍稍有所查觉崔晔在滥用李浑瑊暂时委托给他的权力吧?难道你事先就没有半点的查觉?”

    “九龄御史,你好像问得有点过了。”

    李浑瑊出言打断,说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应该是讨论老夫与崔晔的问题,你为何要将矛头对准了建安王武攸宜?”

    “不,本官的矛头不指向任何人,只指向事实的真相!”

    张九龄义正辞言的道。

    “建安王是李长史最亲近也最信任的人,如果崔晔屡行不轨他却没有向李长史做出任何的汇报,那么建安王武攸宜的动机和行为也就很值得怀疑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本官有理由怀疑建安王武攸宜也是崔晔的同党!”

    武攸宜正准备辩解。

    “你少说两句。”

    李浑瑊斥了一声,说道。

    “九龄御史,咱们就事论事,崔晔谋害我,确是事实。”

    “就在几个时辰之前,他走进老夫的卧房说有重要的军务商谈,摒退了老夫身边的医官、童儿与仆婢,然后伸出双手掐老夫的脖子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,淤痕犹在!”

    李浑瑊扬起脖子给张九龄看,的确是有几道乌黑的淤痕。

    张九龄不置可否,要伪装出这么一点小细节。

    未免太过容易。

    “当时老夫被他掐得晕死过去,有一名婢女心细耳尖,听到了房间里的动静于是闯了进来,当场撞破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,老夫的仆婢们一拥而入,将崔晔抓了个现行。”

    李浑瑊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管九龄御史是要人证还是物证,一应俱全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张九龄点了点头,心想李浑瑊为官多年,肯定是深知一切法律程序。

    办案讲究的是证据,纵然办案之人心里有一万个怀疑,也大不过摆在眼前的证据。

    眼下就算我明知道李浑瑊脖子上的伤痕和那些证人都是造假。

    但是在证明这些证据是造假之前......只能采信!

    张九龄只能在心里骂了一句,果然是熟知门道,老奸巨滑!

    “这就是老夫能对你说的。”

    李浑瑊说道。

    “至于在老夫病重的期间崔晔干了一些什么,九龄御史自己去查吧!”

    “该是老夫承担的责任,绝不推脱。”

    “该是算到崔晔头上的,老夫也绝对不会代他受过。”

    “好,本官现在就去提审崔晔。”

    张九龄报了一下拳。

    “告辞。”

    “建安王,陪九龄御史同去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大人安歇静养,先请告辞了!”

    二人离开了李浑瑊的房间,张九龄心里就在想。

    李浑瑊一口咬定崔晔是要亲手掐死他灭口。

    那就等于是把所有的过错全都推到了崔晔一个人的身上。

    那崔晔又该怎么说呢?

    “九龄御史,请跟我来。”

    建安王武攸宜依旧在前引路。

    “事发突然,崔晔被擒之后就地关在了大都督府里,离此不远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二人在大都督府里穿行了一阵,到了一个待客的别院。

    有一些军士在这里严密看守。

    “打开房门。”

    建安王武攸宜指使军士。

    打开了一个巨大的铜锁。

    门刚刚一推开,张九龄就看到一双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悬空的脚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