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六章 想活下去的权利-《陌上小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柔和似絮,轻均如绢的浮云,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,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,有深而浅,若有若无。不像晚霞那样浓艳,因而更显得素雅,没有夕照那样灿烂,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,一点淡淡的哀愁。

    玄武大道上的每一个街口都站满了武侯,一个个手持铁棒,整装待发,迎接着第二夜,轰动下读书人更激烈的反抗。

    这些武侯之中有本来当值的武侯,但更多的是虎贲军军士换上武侯的衣服,伪装成的武侯。全城的武侯在这个时候根本不够用,连武侯服都是下午时分,各个铺子的工人拼了命的赶制而成,有些来不及的,只是按着武侯服的颜色,裁了块布贴在虎贲军的军装上,显得不伦不类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关于武侯服的制作,都不用王上下令,每间裁缝铺的东家都是极尽全力支持。在夜间,受损最多的,便是东西两市的商家,只用些料子做衣物这等小事,可谓积极响应。

    东西两市街道坊口,守卫在这里的,全部都是虎贲军的军人,这里是今夜最危险的地方,只能让战斗素养更高的真正军人来守卫,魏王也更放心的下。

    街道上除了武侯之外再无其他人,想象中人挤人的场面并没有发生,但每一位武侯都不敢放松警惕,他们心底知道这是风雨欲来前的平静。

    也终如所料,今夜的读书人,必然有人在幕后指挥。

    明显发挥出了读书人的优势,士农工商,“士”的社会地位比其他的要高出不少,是因为士之阶层都是读过书的人,所读之书除了四书五经等科举用书外,那些先贤古人所著作的兵法书也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。

    现在幕后人严格根据兵法书上的计谋,在等待着满街的武侯最劳累的时候,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。

    武侯作为博安城内负责保护百姓的一支力量,却是老子卸任,儿子顶上,一辈传一辈的军户制。

    所招收的武侯,从先前的全员精兵发展的越来越差,以至于到了如今,多是老弱病残,再加上泼皮无赖,在武侯中什么人都有,趁着城内暴乱,仗着武侯的身份,寻摸着浑水摸鱼的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街上除了从每家每户传出来的敲击声响之外,没有一位百姓。这也让某些武侯心思活泛了起来。

    白天每户人家都在抢粮。富人根本不考虑价格,大手一挥,只要还有余粮的米铺,就会被那些富家权贵统统卖光,甚至就在米铺前,平日里关系不好的几家随从,不顾当街大打出手,造成流血事件。

    而这些富人家的大院,也不是地位卑微的武侯能惹得起的,更何况那些动了坏心思的武侯,又有几个是真正忠肝义胆,能够劫富济贫的豪杰之士。

    武侯每月的饷银并不多,但每个人都有想要活下去的权利,饷银少,买不到多少米粮,但也不能眼睁睁的,看着自家人被饿死。人心惶惶的时候,只有粮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,也是为何不管出了怎样的大事,百姓第一个能够想要的就是囤粮。

    武侯们只能铤而走险,盯着穷人家的那些米粮不放,偏偏不巧,今夜被盯上的就是下午时分,还在看着老大爷们谈天说地的王小二家。

    几个武侯在王小二家驻守的街口,互相商议道:“就这家,我今天盯了一天。他家只有一个受重伤的小子,和一个妇人。晨时,那妇人出去的早,回来的时候,抱着的米袋里可是装有不少的粮。”

    一个比起其他武侯,身材显得略微健壮的武侯决绝道:“那就这家吧,不管如何,能骗就骗。实在不行,才能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