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你就未曾想过,若是有了楚贤王与咱们缔结姻亲,说不定能帮学昭扎根京中,不用再四处奔波受苦。” 闻学昭,闻家大公子。 闻候与元妻所生的长子,年已四十有五,有一妻一妾,育有一子两女。 两女皆已嫁人生育,而子则与其幼妹相邻。 明氏不解询问,“学昭不是接了调令,回京述职吗?” 问完后,似猛地明白什么,神情严肃。 “莫不是述职过后,还要往外调任?” “这崔相怎的这般无耻,盯着学昭折腾,不肯罢休!” 提起这崔相,则是一朝宰相,百官之首。 偏于闻侯打年轻时就不对付,死对头多年了。 在诚阳侯府上下,皆觉得大公子是受旧怨所难,无辜被牵连了。 闻侯年岁已告,在朝中也算是半隐退的角色。 诚阳候府共有两位公子,闻侯与明氏所生的二公子闻学启一心从商无心朝政。 侯府的未来便都指望在入朝为官的闻学昭身上了。 可闻学昭已然是在朝为官十余载,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成就,也实在是不让闻侯多忧。 怀疑来去之下,就怀疑到了与自己有着死敌之纠的崔相身上。 明氏虽说不是闻学昭的生母,但是也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。 闻学启和闻昭昭还有闻止鸢,在她和侯爷百年之后,终是要在闻学昭的庇佑下生存。 此刻的明氏,也生出了些许期许。 期许闻止鸢能够让城阳侯府的楚贤王的庇佑。 碧水庭内,闻昭昭也硬熬了整整一个晚上,直到得知闻止鸢从楚贤王府回府,才放心躺下。 她神情幽怨地看着床罩纱幔,“且叫她再得意一日,等娘的人从新乡归来,有她好看的!” 明氏派去新乡的人,传回消息,约莫明日傍晚或后日即可归京。 因为事关闻止鸢这位城阳侯嫡女之事,也不便书信与口信相传。 所以只传回了归京的日子。 第(3/3)页